近日,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,大会期间,由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市场经营部主办的“新有灵犀·热AI全开”中国移动灵犀智能体2.0发布会在同期举办。
中国移动致力于推动服务模式从“被动响应”向“主动预见”转变,构建起智慧服务新范式,实现从基础连接服务到全场景智能服务的全面升级。“灵犀”2.0通过软硬件技术架构全面焕新,支持全场景、跨终端、个性化、多协议、高安全的智能交互体验。
打造多智能体决策系统,支持全场景服务调度
全场景能力调度是智能体提升用户体验的核心。“灵犀”2.0构建了基于复杂任务拆解与智能流程编排的多智能体决策系统,通过MoMA架构实现跨场景能力的精准调度。首先,通过深度解析用户意图,将复杂需求拆解为可执行的原子任务;随后通过强化学习训练动态编排引擎,解决原子能力之间的冲突与协同问题,自动匹配最优执行路径并高效完成任务调度。
构建跨空间智适应机制,支持跨终端环境感知
只有多设备协同联动,才能满足用户“随时随地、无缝衔接”的智能服务需求。首先,基于各类智能终端实现信息感知,继而通过多源多模融合技术,整合各终端采集的视觉、音频、位置等多维数据,构建动态环境图谱;最终依托分布式协同引擎,实现跨终端联动。
升级长短融合的记忆体机制,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
构建完善的记忆机制,是实现个性化智能服务的基础。“灵犀”2.0创新设计了“短时+长时+场景”三层记忆体系:短时记忆通过上下文实时对话分析,动态理解当前交互状态;长时记忆基于持续的用户行为沉淀数据,不断完善个人画像;场景记忆则专注垂直领域需求,通过环境感知和情境理解,提供精准的场景适配能力。基于三层记忆架构,通过声纹识别构建用户身份锚点,并借助记忆路由机制实现个人隐私保护。
构建全域智能互联体系,实现多协议包容汇聚
智能体的服务边界拓展,关键在于对多样化服务协议的全面支持。在智能体层面,“灵犀”2.0全面支持MCP和A2A等协议,具备GUI理解能力,实现了跨智能体的高效协作与能力共享;在设备接入层全面支持5G、WiFi、蓝牙、星闪等协议,确保各类终端设备的无缝接入。通过创新的协议转换中间件和统一API网关,系统可自动识别并适配不同协议规范。基于分布式异构算力,结合“云边端”算力协同,实现跨协议的服务编排与能力调度。
通过全链路安全防护升级,实现高安全纵深防御
安全防护是智能体生态健康发展的生命线。针对每一台设备,结合漏洞扫描完成全生命周期漏洞管理与威胁拦截,保障硬件设备安全,筑牢“一颗安全芯”;针对每一次上网,在网关部署异常流量检测模型识别拦截网络风险,构建“一张安全网”;针对每一份数据和内容,按敏感度分级分类,全链路实施脱敏、加密、水印追踪等措施,打造“一个安全舱”;针对每一环业务,监测异常操作并触发二次验证,上好“一把安全锁”;针对每一方生态,制定安全接入规范确保生态设备“入网即安全”,共建“一座安全岛”。通过全链路协同防护模式,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免疫的升级,打破传统单一的安全防护模式,转向“设备+上网+数据+身份+生态”全链路安全防护,为智能体生态提供可信可控的安全底座。
此次参会有力彰显了中国移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,为持续推动“以灵犀为入口,通过灵犀接入全量家庭终端、终端承载全量家庭业务,打造家庭数智生活一体化解决方案”莫定了坚实基础,为中国移动不断拥抱 AI+时代、持续汇聚产业各方力量、打造数智生活全场景体验提供了更强劲的动力。(李健/文 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/供图)